早在上世纪60年代,人们就开始了水性油墨的研究和应用。由于环保的要求和石油原材料的紧张,一些发达国家逐渐限制使用石油产品制造印刷。于是,人们开始着手研究非有机溶剂型油墨,这使水性油墨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。最初水性油墨主要使用糊精、虫胶、酪素、木质酸钠等物质为水性油墨的连接料,制备的水性油墨主要用于一些低档产品的印刷。
到了60年代末期,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,松香、马来酸改性树脂的合成技术成功,取代了酪素、虫胶等材料,成为水性油墨的主要材料,基本能够满足当时的印刷需要。但是这些初级产品依然存在一些弊端,如光泽度差、抗水性不佳、附着力差容易起泡、存放稳定性差等。
到了70年代,由于石油危机,导致油墨用原材料再度十分紧张,同时各发达国家立法控制空气品质,限制有机挥发物(VOC)向大气中排放,对食品、饮料、药昂等卫生条件要求严格的包装制品其重金属含量、残留溶剂等进行限制。各国油墨研发人员继续深入研究,制出了溶液型苯乙烯—丙烯酸共聚树脂为连接料的第二代水性油墨。该产品弥补了第一代水性油墨抗水性和存放稳定性差的不足,但是在光泽度和印刷适性方面与溶剂型油墨仍有差距。为此,油墨研发人员在第二代水性油墨的基础上,弓I进丙烯酸类单体与苯乙烯聚合,研制出一种具有核壳结构和网状结构的聚合物乳液树脂。该系列树脂大大改善了油墨的光泽度和干燥性,促进了水性油墨的发展,使水性油墨不断拓宽与溶剂型油墨的竞争领域。水性油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。
到了21世纪,水性油墨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,除了传统的印刷行业,还广泛应用于建筑、家具、家电、汽车等领域。同时,水性油墨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。例如,采用微胶囊技术、纳米技术、紫外光固化技术等先进技术,使水性油墨的色彩更加鲜艳、固化速度更快、耐水性和耐磨性更好,同时还能够满足更高的环保要求。
水性油墨的重大技术改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微纳米技术的应用:水性油墨中的连接料一般为有机高分子材料,这些材料在印刷过程中容易发生降解和挥发,导致印刷效果不佳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研究人员开始将微纳米技术应用于水性油墨中。微纳米技术可以制造出微小的颗粒,能够增加连接料的稳定性,提高印刷效果。
纳米填充技术的应用:水性油墨中的连接料通常是有机高分子材料,这些材料在印刷过程中容易发生降解和挥发,导致印刷效果不佳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研究人员开始将纳米填充技术应用于水性油墨中。纳米填充技术可以将纳米材料填充到水性油墨中,增加连接料的稳定性,提高印刷效果。
消泡剂的应用:水性油墨中常常会出现气泡,这会影响印刷效果和产品质量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研究人员开始将消泡剂应用于水性油墨中。消泡剂可以抑制气泡的产生,提高印刷效果和产品质量。
稳定性辅助剂的应用:水性油墨中的连接料通常是有机高分子材料,这些材料在印刷过程中容易发生降解和挥发,导致印刷效果不佳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研究人员开始将稳定性辅助剂应用于水性油墨中。稳定性辅助剂可以稀释油墨的粘度、调节水性油墨的PH值、增强油墨的稳定性,从而提高水性油墨的稳定性和印刷效果。
水性阻滞性辅助剂的应用:水性油墨中的连接料通常是有机高分子材料,这些材料在印刷过程中容易发生降解和挥发,导致印刷效果不佳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研究人员开始将水性阻滞性辅助剂应用于水性油墨中。水性阻滞性辅助剂可以提高水性油墨的流动性,防止油墨在水性网纹辊上发生干固或糊版的现象,从而提高水性油墨的印刷质量和稳定性。